1. <p id="trkoh"></p>
    <p id="trkoh"><del id="trkoh"><xmp id="trkoh"></xmp></del></p>

      ?
      <


      首頁 > 讀·新聞 > 企業動態 > 集團要聞
      集團要聞

      兩會倒計時|我國首臺大功率電子簾加速器!中廣核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核技術力量

      發稿時間: 2023年02月28日 10:45    【 字體:

      新征程、開新局,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意氣風發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之際,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吸引世界關注,備受各界期待。如何把黨的二十大擘畫的宏偉藍圖變為現實,如何一步一個腳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作為我國清潔能源發展的主力軍,中國廣核集團“6+1”產業體系高質量發展成果,和您一起關注兩會熱點,迎著新時代新征程目標任務,揚帆向未來,奮楫再出發。

      2月27日,由中廣核核技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0881.SZ)聯合中科院近物所研發的“120keV-520mA電子簾加速器”通過專家鑒定。本次鑒定會由同輻行業協會組織,中國科學院院士、放射醫學與輻射防護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柴之芳院士擔任鑒定專家委員會主任,標志著我國首臺大功率電子簾加速器正式完成驗收。與傳統的技術路線相比,該設備能耗低、固化成本低、效率高,能夠為我國EB固化(Electron Beam Curing)、薄膜改性、紡織品接枝、消毒滅菌等產業提供技術保障,具有可觀的經濟價值、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尤其在我國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背景下,為傳統工業行業實施綠色制造提供了一種新途徑。

      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中國新聞社、中國能源報等30余家媒體對此進行聚焦報道。


      【媒體報道】

      人民日報

      新華社

      光明日報

      中國新聞社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中國能源報

      證券時報

      南方日報

      羊城晚報

      香港商報


      作為中廣核“6+1”產業體系非動力核技術應用產業發展平臺,中廣核技秉承“核技術讓人類生活更美好”的使命,堅定“A+”戰略引領,圍繞“更美麗、更安全、更健康”三個方向實施戰略布局,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貢獻了諸多核技術應用解決方案,已成為我國核技術應用產業的重要力量。


      牢牢掌握核心、關鍵技術,做強做優加速器制造業務

      中廣核技始終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刻認識到核心技術、關鍵技術一定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作為公司拓展核技術應用領域的核心裝備,電子加速器能夠廣泛應用于材料改性、輻照滅菌、食品保鮮、無損檢測、難降解污染物處理等多個領域。當前,中廣核技占據國內工業電子加速器制造較高市場份額,具備0.5MeV-15MeV低、中、高能量段工業電子加速器自主研發能力,且產品型號豐富,包括高頻高壓型、諧振變壓器型、直線型、自屏蔽型等,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躋身國際先進行列,并遠銷韓國、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柬埔寨等近10個國家。


      ▲位于蘇州的中廣核加速器科創中心


      與此同時,中廣核技在江蘇蘇州建成了國內最大、國際領先的工業電子加速器智能制造基地和技術創新中心,逐步構建起基于國內供應的加速器零部件生產保障體系。截至2022年底,中廣核技已累計生產、銷售電子加速器約500臺套,市場占有率穩居國內核技術應用第一梯隊。同時,在國內擁有輻照中心15座,布局在運電子加速器60臺套,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地區。


      圍繞“三更”拓展應用場景,實現多個“0”到“1”的突破

      近年來,中廣核技堅定不移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一批高端核技術應用領域的標志性項目取得重大突破。


      ▲電子束處理印染廢水前后對比


      在建設“美麗中國”方面,中廣核技聯合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創、國際領先的電子束處理特種廢物技術,已在印染廢水、醫療廢水/固廢、抗生素菌渣、化工園區廢水、制藥廢水、垃圾滲濾液、煤化工焦化廢水、油氣田采出廢水、城鎮生活污水等多個領域成功應用。其中,廣東江門全球最大電子束處理工業廢水項目、湖北十堰電子束輻照處理醫療廢水示范項目、新疆伊寧電子束無害化處理抗生素菌渣示范項目等實現國內相關領域零的突破。該技術還榮獲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并納入《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2020年版)》和國資委《中央企業科技創新成果推薦目錄(2020年版)》,得到了國際原子能機構高度評價。


      ▲廣西百色我國首個農產品原產地電子束保鮮示范中心


      在建設“平安中國”方面,中廣核技加快發展測控裝備業務(受托管理),為我國工業安全、公共安全及核安全保駕護航;在廣西百色建成投運我國首個農產品原產地電子束保鮮示范中心,為周邊200公里范圍的農戶提供服務,使獼猴桃保鮮期由40天延長至100天以上,芒果儲存壞果發生率下降30%-50%,有效降低果品損耗,助力實現農產品錯峰銷售和農民增收。該項目2022年入選國家鄉村振興局典型案例,成為國務院國資委所屬中央企業6個入選幫扶案例之一;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中廣核技積極發揮核技術產業優勢,累計為4200萬件防疫物資提供免費輻照滅菌服務,為抗疫一線醫護人員提供了“糧草彈藥”。與此同時,為了筑牢“人、物同防”的疫情防控堅實防線,中廣核技聯合多家單位在全球率先取得電子束殺滅冷鏈食品外包裝新冠病毒研究成果,并完成示范應用裝置研制。


      ▲質子治療腫瘤裝備


      在建設“健康中國”方面,中廣核技高起點進軍核醫療健康產業。在核醫療裝備領域,引進全球領先的質子治療技術,在四川綿陽投資建設質子治療裝備生產基地。截至目前,已落地簽約三個質子治療中心項目,分別位于上海、江蘇揚州、四川成都。中廣核技后續將依托已簽約的質子治療中心項目,進一步做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補齊高端醫療裝備短板,奮力實現我國高端質子治療裝備的自主化、國產化供應;在醫用同位素及核藥領域,中廣核技以“堆器耦合、診療一體”為目標,在綿陽建立基于回旋加速器的醫用同位素生產基地,進入核醫學顯像診斷與治療領域,逐步打造完整的核醫藥產業鏈,致力于扭轉國內醫用同位素“卡脖子”局面,推動我國放射性藥物的研發應用,攜手綿陽打造全國乃至全球核醫藥產業高地。


      以產業化應用為導向,打造開放型科研創新體系

      為進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中廣核技于2021年制定“442”科技創新體系,圍繞支撐產業發展的加速器、材料改性、探測器及同位素四大關鍵技術,做深做廣輻照、新材料、測控應用、核醫學四個應用場景,重點提高系統集成和成果轉化兩項核心能力,加快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



      截至目前,中廣核技擁有一支超過600人的研發團隊,各級科研平臺40余個,其中國家級研發平臺5個、國家級第三方認可實驗室3個、地方級以下科研中心37個,并大力開展中廣核長三角新興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工作。在開放型科研體系支撐下,中廣核技取得了一大批科技創新成果:獲得國家、省部級獎項37項,承研國家原子能機構核能開發科研項目8項,已驗收5項,全部獲得“優秀”評級;12家下屬公司獲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認定,其中國家級3家;累計獲得專利授權934項,其中發明專利322項;“電子束技術在污水處理領域實現產業化應用”等2個項目入選國家原子能機構評選的“核技術應用領域十件大事”。

      邁上新征程,中廣核技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踐行“嚴慎細實”工作作風,圍繞“A+”戰略真抓實干,堅持改革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著力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強人才儲備,奮力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為建設美麗中國、平安中國、健康中國貢獻更多核技術應用解決方案,推動非動力核技術成為中廣核新的支柱產業。


      ?

      微信掃描

      新浪微博掃描

      Copyright ? 2015 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08132407號-20

      亚洲综合小说另类图片动图
      1. <p id="trkoh"></p>
        <p id="trkoh"><del id="trkoh"><xmp id="trkoh"></xmp></d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