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進展

福建省茶葉寒凍害氣象指數保險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茶葉損害指數化 觸發即賠解民憂

發布時間:2023年10月23日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這幾日的福建,大部分秋茶已完成采摘,進入炒制、包裝環節,茶山各處一片紅火景象。

福建作為茶文化的發源地,擁有超過1000年的茶葉種植歷史,至今仍是我國最主要的產茶區之一。福建多山地,氣候溫潤,適宜茶葉生長,培育出極為豐富的茶樹品種資源,因而具有“茶樹品種寶庫”美譽。

大好形勢下,福建茶農卻一直有樁心事——春茶生長期氣溫波動較大,剛冒出的春茶嫩芽、嫩葉往往抵不住突然來襲的低溫凍害,常造成春茶減產甚至絕收。2018年,福建省氣象服務中心針對性開展了“福建省茶葉寒凍害氣象指數保險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課題研究,創建了農業氣象指數保險產品設計規程和方法。據項目負責人、福建省氣象局正研級高工陳家金介紹,該研究利用低溫指數將茶葉的損害程度指數化,以保險合同事先約定的低溫指數作為理賠觸發標準,當保險期內的低溫記錄達到約定閾值時,視為發生保險事故,投保人按照不同低溫指數對應的賠償標準獲得賠付。

研究提出了茶葉寒凍害危險性建構技術,采用“層次分析法+熵權系數法”厘定不同寒凍害風險等級指標權重,構建了寒凍害危險性指數區劃模型,解決了茶葉種植區格點寒凍害致災危險性指數量化問題;厘定了寒凍害指數保險的純費率、基準保險費率和區域保險費率;制定了茶葉不同風險區、不同低溫強度、不同時段的寒凍害保險賠付等級標準;提出了平均賠付率和基差比等賠付檢驗方法,創建了茶葉寒凍害區域保險費率算法,實現了茶葉不同寒凍害風險區費率厘定從單站到格點的突破,顯著提高了保險理賠的合理性、降低了基差風險。

在理賠操作方面,茶葉種植低溫指數保險的研究將寒凍害對茶葉損害程度指數化,用數據作為標準,幫助實現了“觸發即賠”,省去了現場查勘定損環節,極大地提高了理賠效率,使茶農在災后迅速得到理賠款;同時,能夠避免保險公司與茶農間因為意見不統一造成的糾紛,提升了保險風險保障金額。陳家金介紹,壽寧縣因海拔較高,春茶常遭受低溫天氣,易造成寒凍害減產。2022年春季,平安保險福建分公司應用“福建省茶葉寒凍害氣象指數保險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成果,為壽寧縣14個鄉鎮164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了茶葉種植低溫指數保險,為8410.95畝茶園提供了抗風險保障,已實現賠付65萬元。

氣象指數保險產品為福建茶葉生產提供了抗風險保障,通過保險轉移風險,提升了政府部門災后救助能力,還有效幫扶了投保戶災后快速恢復生產;推進了“氣象+保險”的業務合作,發揮了氣象在茶葉防災減災避災增效中的重要作用。除在福建本地化應用外,該項研究成果還推廣到廣西、江蘇和貴州,為當地開展特色農業種類的氣象指數保險業務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據統計,產品已在中國人壽、中國人保和中國平安福建分公司業務應用4年多,保險金額達6.08億元,合同保費收入2544萬元,累計賠付1020.6萬元,增收節支總額2077萬元,既保障了茶農利益,也大大減少了保險公司查勘定損成本,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

(作者:張藝博?責任編輯:張林)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亚洲精品免费视频,亚洲中文无码字幕在线,中文字幕无码一本到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