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4日以來,廣東中東部出現暴雨或大暴雨,局地出現特大暴雨。
據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于超分析,此次降雨過程有三個特點:一是累計雨量大,全省平均降雨量達117.8毫米,最大累計降水量達553.4毫米,東部和珠三角附近200余個站出現特大暴雨,其中2個站突破歷史極值,6個站突破月降水極值。二是持續時間長,4日至8日,強降雨自東向西發展已經超過4天時間。三是小時降水量大,7日,深圳市有6個站點最大小時降水量超過100毫米,最大出現在梧桐村,達到116.8毫米。
4日至5日,廣東的強降雨主要是由臺風“??钡顷懬巴鈬h流和冷空氣共同影響造成的,主要集中在廣東東部;6日至7日,強降雨主要是因為臺風“??钡顷懞笠苿泳徛?,并且在低壓中心右側有強烈的動力抬升和水汽輻合,兩個條件共同造成強降雨。
目前來看,低壓中心的移動還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主要表現為中心繼續西移進入廣西,還是在廣東南部入海后轉向東移動。然而無論哪種情況,11日以后,低壓基本都會減弱消失,影響也趨于結束。
低壓中心移動慢且存在時間長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臺風“??钡顷懞蟮孛娴哪Σ了p作用;二是因為它現在處于海上和大陸兩個高壓之間的鞍形場中,引導氣流較弱。
受低壓中心影響,未來三天,廣東西部和南部、廣西東部和南部依然會有較強降雨,部分地區暴雨或大暴雨;廣東中部地區淡水河、沙河等,廣西東南部地區南流江、北流河等中小河流洪水氣象風險較高。
于超提醒,需防范強降雨及其疊加效應給廣東、廣西帶來的一系列次生災害,包括城市內澇、地質災害、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等。公眾應及時關注天氣預報和汛情信息,強降雨時段盡量減少外出,不要前往山區等地質災害易發區。路遇積水不要貿然涉水,尤其不在雨天進入山區溝谷旅游,遠離河道,不要在低洼地區停留,避免遇到洪水、山體滑坡、泥石流或山洪等次生災害。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強化各項安全防范措施,嚴防各類災害,做好預防工作。
?。ㄗ髡撸簭埫鞯?責任編輯:閆泓)